“遇见•惊喜” ——昆山市中华园省级宜居示范街区慢行友好环境设计(二)
传统“大街区”开发模式的反思
当前我国处于快速城镇化时期,住区建设受现代机械主义及市场运营规律的影响,偏好“大地块”、“封闭式”的开发模式,“宽马路、大街区”的现象普遍存在。由于城市路网重干路系统、轻支路网络,加之干路围合的大型住区以封闭式管理居多,导致城区路网密度有限,住区的可达性有所降低。同时,随着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型以及绿色健康生活理念的普及,骑行、步行等慢行出行方式日益受到居民的认同。然而,传统“大街区”模式下,居民的慢行生活受到了诸多限制:例如慢行路径选择少、绕行距离较长、缺乏安全宜人的慢行环境等等,亟待通过街区更新改造寻求破解之道。
因地制宜建设街区“共享路”,是缓解“大街区”模式弊端的有效途径
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 干意见》,要求树立“窄马路、密路网”的道路布局理念,旨在提高城市路网密度,倡导小规模街区开发,形成集约高效、功能混合、适宜步行的开放性街区空间。针对已经建成的“大地块”、“封闭式”街区,可探索适度开放的布局模式,建设街区“共享路”,实现增加路网密度、提高可达性的目标。具体方式包括:
建设“共享路”,可以为小区居民日常出行提供更加便捷、安全的毛细血管,有效提升街区慢行网络密度和交通连接度。“共享路”提倡小区内部道路由行人、骑行者和私家车共享使用,且行人优先于汽车;不特意设计行人和汽车空间之间的明确分隔(即没有连续的路缘),便于使用者谨慎出行并尊重彼此,从而提高居民的安全感。
建设“共享路”,是营造住区生活交往场所的重要手段。通过“共享路”可以有效串联社区公共设施和生活休闲设施,塑造可通行、可驻留、可游憩的公共交往空间,有利于提升街区宜居生活品质。
图1 国外城市共享街道设计改造案例(新西兰奥克兰福特大街)
“遇见·惊喜”:昆山市中华园省级宜居示范街区共享路改造设计
昆山中华园街区始建于2000年左右,街区整体沿用的是传统“大街区”模式。现状街区为“两横四纵”的方格网结构,其中支路密度仅为2km/km²,不到规范要求的40%,路网规模明显不足;街区尺度上来看,间距多为400m-500m,地块规模和步行尺度较大;此外,小区道路还存在人为的封闭性管理,造成道路连通性不足。这种较为典型的传统大尺度居住区设计,造成了慢行可达性差,居民出行不便等问题。
图2 昆山市中华园街区现状路网结构图
设计团队调研发现,街区居民日常主要的出行方式是自行车和步行,约占出行比例的70%,远高于昆山市一般地区的平均水平。现状连接中华北村、中华西村和中华东村的主要道路是一条宽约9米的小区内部道路,沿该道路的出入口分布着小学、幼儿园、菜场、社区中心以及嵩山路商业街等设施,居民日常通学、休闲购物的出行路径都需经过这条小区主路,慢行交通的使用率非常高。然而,现状道路空间多被两侧的停车占据,处于人车混行状态,步行、骑行环境较差,安全性、舒适性缺乏有效保障。
图3 昆山市中华园街区小区主路与公共服务设施位置图
图4 昆山市中华园街区现状居民通学、休闲购物出行路径分析图
图5 昆山市中华园街区现状小区主路问题分析图
调查研究街区居民日常通勤、通学、购物、休闲的行走路径,项目团队提出利用三个小区既有的内部道路,打造一条“L”型慢行共享路,沟通各个小区与社区中心、活动广场以及小学、幼儿园、菜场等公共设施。其中,中华北村内的南北向主路作为“L”型慢行共享路的示范段,已经率先由车行主道改造完成,原先简单消极的交通空间经过环境重塑,与周边的党建展示区、儿童游憩区以及居民休闲区共同构成优质的慢行共享空间,获得街区居民的高度认可。
连接中华北村中轴、西村和东村的东西向小区主路,开放住区门禁,植入慢行空间,形成“L”型街区共享路,减少大尺度地块对慢行交通的阻隔,提高街区公共设施的可达性。
设计以“遇见·惊喜”为主题,将其塑造成为慢行安全、共享交往、趣味活力的公共空间,一方面为居民日常通学、休闲、购物提供更加便捷的路径;另一方面,通过共享路的建设,不仅满足通行功能,还能使其成为居民日常交往、互动沟通的特色空间,起到增进邻里感情,提升街区温度的作用。
图7 街区“L型”共享街道布局图
图8 昆山市中华园省级宜居示范街区“共享路”设计图
图9 昆山市中华园省级宜居示范街区“共享路”鸟瞰效果图
结合共享路沿线资源条件,在满足消防要求的前提下,利用可移动花箱、景观树丛、艺术雕塑、组合座椅形成道路曲线偏导,设计趣味化的线形共享空间,路面铺装采用生动活泼的个性图案,提升共享空间的活力氛围。共享路与城市道路交汇处设置交通标识,禁止外来非居民的机动车入内。同时,对出入口进行窄化处理,缩小缘石转弯半径;内部交叉口增设过街路拱,有效控制车速,保障街道安全。通过上述系列措施,营造街区步行者、骑行者和机动车驾驶者共同使用的街道公共空间。
图10 共享路局部线形趣味化及沿线停车泊位优化设计
图11 共享路口窄化设计图
图12 中华西村北段节点设计图
图13 中华东村入口节点设计图
调研分析街区少年儿童上学路线,在共享路单侧增设独立的彩色通学步道,为街区居民提供安全舒适的专用路径。通学步道宽2米,采用彩色混凝土路面铺装,标注学径标识,凸显步行路权,提醒过往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注意减速避让;步道沿线采用彩色斑马线、地面彩绘标识等趣味元素,设置卡通玩偶小品作为指路标识,布局小型游乐设施与特色休闲座椅,为儿童及家长提供舒适的共享休憩空间。
图14 中华园小学学区服务范围与通学步道设计
设计团队系统梳理了共享路沿线的闲置绿地及小微空间,结合周边区域的环境资源要素,分段增设特色休憩设施和文化景观小品,提升“共享路”沿线景观环境品质,适度植入户外教育场地,将其改造成为融合儿童嬉戏、亲子陪护、居民交往、老人健身等多重功能的综合休闲空间。
图15 共享路沿线小微空间设计
建设“共享路”,推行开放街区制,打开已建成的住区可能会引发居民对居住安全问题的担忧。对此,一方面可以发挥社区基层组织的力量,加强住区的安全巡查监督;另一方面,可以借助“共享路”的网红效应,完善住区安全管理政策机制,装配先进的监控、报警系统来维护街区的秩序与安宁。
结语
存量发展背景下,建设街区“共享路”,适度开放住区内部道路、丰富生活休闲功能、鼓励绿色交通出行,具有切实的可操作性,对于缓解传统“大街区”模式造成的街道空间冷漠、车流交通拥堵、公共空间不足等问题具有积极意义。
文 | 周晓 规划设计一所
夏胜国 交通规划与工程设计所
图 | 吴泽宇 城市设计所
分管:曹国华副院长
审核:王承华副总规划师
负责人:周晓
成员:夏胜国、吴泽宇、邵咪、刘凡、阎欣、李杨、杨阳、陈军、索超、仓宁、陈曦寒、廖海平
扫码关注
更多精彩